日前,为防备飓风“摩羯”登陆,一条央视发布的关于飓风天怎么防备避险的视频,运用了虚幻引擎+XR+虚拟演播室技能,让狂风骤雨的大街、积水成河的马路、忽然飞起的雨伞、轰然倒地的树木……都似乎触手可及。
这比科幻电影还影响的特效震动了网友,让咱们纷繁感叹:“是我太久没看电视了吗,气候预报现已开展成这样了吗?”
就连外国网友也表明:“太酷炫了吧,还要持续追。”
在许多人的印象中,电视上气候预报的方式便是主持人站在电子大屏前,对着地图上的气候信息逐个阐明。
但为了让咱们更能直观地感受到这次飓风的威力,央视和观众玩起了“真实感”——
上一秒主持人还在大屏幕前播报气候,是咱们了解的姿态,下一秒,主持人就走到一边,演播室边上竟然是狂风骤雨的大街,雨滴打在路面上溅起的水花明晰可见。主持人阐明,这是劲风蓝色预警的姿态,街边的树枝和电线开端剧烈摇晃,手中的伞呼啦一下就被吹走了。
“黄色预警”时,树木都被风吹得开端歪斜,还要留神高空坠物的风险,不主张外出;“橙色预警”时,一棵大树忽然倒在了主持人脚边,“砸进”了演播室,好险没“伤”到主持人。
整个演播室里的场景,依据播报内容不断切换,在讲到下雨路面积水的时分,主持人瞬间就来到“大街上”,形象地阐明不同深度积水的状况;
讲到居民们防备飓风气候的注意事项时,场景又转换到居民楼的楼道内。室内积水等状况都在现场阐明,直观明晰,观众似乎亲自经历飓风现场。
科技的力气让电视上的气候预报突破了传统,先进的技能构建出高度传神的虚拟场景,打造出“4D视效”“大片级”的气候预报,将人们带入了一个个生动的气候现场。
虚拟场景的直接展现,让主持人经过亲自体会和现场演示,将杂乱的气候常识、繁琐的防备措施明晰精确地出现出来,降低了观众的了解门槛,也便于观众学习和实操。
这个视频发布在网络上后,有观众表明:“飓风我不意外,让我意外的是现在气候预报都这么先进了吗?仍是我太久没看电视了?”
还有的观众说:“我是多久不看气候预报了?这个视频做得真好,可以容易了解各类预警带来的损害。”
乃至许多国外网友也留言评论说:“这气候预报播映方式放在全世界都是迸裂的,科技感满满。”“电影特效都不敢这么做……”“以后备点零食看气候预报,否则看不行!”
气候预报和每个人日常出行安全休戚相关,全新的电视气候预报让观众看到了技能对日子的改动,便利的是当下的日子,拓宽的是对未来的幻想。
新演艺工作室
作者:吴翔
图片:源自网络
修改:小开
©新民晚报文化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