斯梅戴雷沃钢厂:1美元卖亏本工厂中企接手盈余!

liukang20242天前吃瓜知乎382
百年钢厂,又是春好时
多瑙河畔,河钢集团塞尔维亚斯梅戴雷沃钢厂作业楼外,怒放的南欧紫荆花在温暖春风中悄悄摇曳,让这座百年钢厂变得颜色丰厚起来。“看,历来没有想到钢厂能够这么美!”钢厂首席运营官弗拉丹·米哈伊洛维奇向记者介绍。
工厂外墙上刷着标语——“塞尔维亚的骄傲”,展示了这座百年钢厂在塞尔维亚的重要位置。上世纪末,钢厂运营遭受凛冬,一度接近关闭,后来,中塞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协作为钢厂带来春天。
“诚实、严厉地完成许诺”
2016年上半年,我国河钢集团收买斯梅戴雷沃钢厂,建立了河钢塞尔维亚有限公司。
同年6月19日,习近平主席观赏河钢集团塞尔维亚斯梅戴雷沃钢厂。习近平主席抵达时,塞尔维亚时任总统尼科利奇、时任总理武契奇热心迎候。钢厂工人和家族、当地市民数千人夹道欢迎。
两国领导人一同观赏钢厂。巨大宽阔的热轧车间内,机器轰鸣,热汽蒸发,出产线上各种轧钢锻材不时呼啸而过。习近平主席不时停步观赏产品,并登上中控室,具体问询工艺环节,了解出产状况。随后,习近平主席在塞方领导人伴随下,到职工食堂同工人沟通互动。
其时,米哈伊洛维奇作为导游伴随习近平主席观赏。“咱们一同去看热轧厂,我向他介绍了工厂首要技能特色,之后咱们还一同喝了茶。”时隔近8年,米哈伊洛维奇对当天的场景浮光掠影。
“斯梅戴雷沃钢厂所有人都十分振作!”他回忆说。习近平主席十分关怀工人们的作业和日子,还问起咱们对未来的规划和神往。“我回答道,主席先生,我向您确保,咱们会用悉数常识、技能,为工厂项目成功而努力作业。”
“咱们不需要拍胸脯、夸海口,而是要诚实、严厉地完成许诺。言必信、行必果。咱们许诺的作业,包含引入先进技能、开辟更宽广商场、保证当地作业、惠及广阔民生,必定要做到。”米哈伊洛维奇说,对习近平主席这番话,工人们报以火热掌声。
“这些许诺都已经成为实际。”米哈伊洛维奇说,“咱们也完成了对习主席的许诺,把钢厂建造得越来越好。”
当今,百年钢厂从头成为“塞尔维亚的骄傲”。2023年10月,来华到会第三届“一带一路”世界协作高峰论坛期间,现任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演讲时骄傲地表明,钢厂已成为塞尔维亚第二大出口企业。
“妙手回春是个成功的模范”
斯梅戴雷沃钢厂建立于1913年。鼎盛时期,钢厂为斯梅戴雷沃市贡献了40%的财政收入,带动1600余家当地供货商。许多家庭几代人都在钢厂作业。
上世纪末,因为世界商场竞争剧烈,加上办理等要素,钢厂陷入困境,多方寻求出路未果。一家外国公司一度接手钢厂,因为无法扭转局面,数年后又将钢厂以一美元价格回售给塞尔维亚政府。武契奇曾回忆说:“一个个期望变成绝望,最终是我国的协作伙伴给咱们带来了真实的期望。”
河钢集团与塞尔维亚政府于2016年4月签署收买协议建立河钢塞钢。经过技能改造、优化办理、拓宽商场等办法,仅半年时刻让企业扭亏为盈,成为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标志性工程。
2018年9月,武契奇作为塞尔维亚总统来华到会夏日达沃斯论坛。在同习近平主席会晤时,武契奇说:“斯梅戴雷沃钢厂妙手回春是个成功的模范。它有力地证明‘一带一路’建议给塞尔维亚带来的是作业的添加和经济的增加。”
在热轧厂出产车间,烧得通红的钢材在传送带上从车间一头运送到另一头。二楼操控室里,技能人员经过监视器和电脑软件操控着出产进程。他们告知记者,在河钢进驻之前,企业不少设备陈旧,工艺流程落后。我国企业引入了新技能新设备,让工人们接触到现代化的出产流程。
钢厂2022年投产的烧结厂经过改造现有设备和建造新设备,减少了动力和附加资料耗费,有用提升了环保水平。2023年,斯梅戴雷沃钢厂区域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比欧盟规范更低。
“我国是塞尔维亚真实的朋友”
2023年10月17日,习近平主席在同武契奇会晤时着重,两边要一同建造好、运营好匈塞铁路,发挥好河钢斯梅戴雷沃钢厂等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,厚实推动基础设备建造等要点范畴协作,一同活跃开掘数字经济、科技立异等协作新增加点。
河钢塞钢的快速开展,给它地点的多瑙河小城注入了活力。厂方仔细实行社会职责,支撑当地建筑路途、供水系统,捐资助学,还活跃参加城市各类文化活动。
“我国是塞尔维亚真实的朋友!”斯梅戴雷沃前市长约万·贝茨说,我国企业在这座城市最困难的时分,让斯梅戴雷沃钢厂重焕活力。
在斯梅戴雷沃钢厂作业楼入口处,摆放着一摞厂办期刊。每一期封底都是一幅钢厂子弟或当地小学生的画作。在孩子们眼中,钢厂颜色斑斓:生气勃勃的山脚下,颜色鲜亮的火车头在厂区内络绎,喷出“小爱心”;孩子们手持气球,站在钢厂援建的校园前,脚下开满鲜花;塞中两国职工肩并肩站在一同,两国国旗和两种文字的“谢谢”摆放在一同。
走出隆冬的百年钢厂,正希冀着一个又一个鲜花怒放的春天。经过不断深化的务实协作,中塞铁杆友谊也在续写更多春意盎然的故事。
来历:新华社
流程修改:u060
告发/反应

相关文章

中企在拉美干了件大事儿!秘鲁能成“拉美新加坡”吗?

【文/观察者网 王慧、王恺雯】这几年,“从钱凯到上海”成为秘鲁的流行语。钱凯和上海在西班牙语中的发音相似,反映出当地人对中秘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协作旗舰项目钱凯港的夸姣期盼。当地时刻11月14日,习近平主...

友情链接: